知之小工具造句栏目为您提供2025年的不识的造句相关内容,本栏目原创编辑和精选收集了200条不识的造句一二年级例句供您参考,同时也为您推荐了不识的解释、近反义词和组词。
- 151、一字不识而有诗意者,得诗家之真趣;一偈不参而有禅味者,悟禅教玄机。洪应明
- 152、因为在现实的语境下,我们去哪里找这么一位不识时务,不谙世事的公务员呢?
- 153、在孟买市外的贫民窟达拉维,目不识丁的母亲阿茹娜坐在面积狭小的一居室里这是全家10口人的住地。
- 154、千思万感而一顺乎不识不知之则,无逆吾明觉之体,是千思万虑谓之何思何虑也。
- 155、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 156、见他这么不识抬举,大家也就不再多说,懒得理会了。
- 157、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 158、当然,经验也有不足,重要的一点就是经验具有保守性,使人墨守成规,有时按经验办事,就是按老套套办事,用过去的方法办现时的事情,不识时务,刻舟求剑。
- 159、别看他衣冠楚楚,实际上不识一丁。
- 160、原来目不识丁的他,经过两年学习已经可以读报纸了。
- 161、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钱钟书
- 162、几年下来,原来目不识丁的奶奶,如今说话也文里文气了。
- 163、知其一未睹其二,见其外不识其内。
- 164、领导决定小李下基层锻炼,是为他增长才干,成为提拔对象,可他说这是排挤他,这个人真是不识抬举。
- 165、爷爷说他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念过书,目不识丁。
- 166、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 167、对目不识丁的文盲,谈文艺创作,无异于对牛弹琴。
- 168、书可以让一个人从不识字的人,变成一个见多识广有作为的人。
- 169、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170、为政者必须知道,国家越多目不识丁纺国民,就越难强盛。
- 171、交一个读破万卷书邪士,不如交一个不识一字端人。金缨
- 172、别看他只字不识,讲起话来却头头是道。
- 173、我的一个朋友,花了六七年时间出了一部学术价值极高的专著,弄了个副教授,而他的妻子用了一个暑假,东抄抄,西拼拼,居然也搞出一本书,也弄个副教授,他笑妻子学术水平低,而妻子反而嘲笑他不识时务,效率太低。
- 174、少年不识愁滋味,却道新凉好个秋。辛弃疾
- 175、譬如说,有一件事,我急于要忘记,老朋友却不识相,处处提起,语带挑衅,久而久之,自然会疏远。
- 176、财主正陪着客人,怕客人知道自己不识字,便装模作样地看信。
- 177、看不清形势,不识时务,是要吃大亏的。
- 178、知之小工具在线造句词典祝您造句快乐,天天向上!
- 179、我爷爷虽说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但他说话做事通情达理,乡亲们都很信任他。
- 180、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请高抬贵手,原谅我吧!
- 181、他目不识丁,你写字条给他有什么用?
- 182、着冬衣,执夏扇,秀才不识春秋;揽北权,踏南地,钦差少样东西。
- 183、由于时局动荡,有些人因为失学而目不识丁。
- 184、端午节,粽子吃法大普及。蚕食法,细水长流口水流,一个粽子吃一天。囫囵法,囫囵吞粽不识味,消化不良找江中。鲸吞法,吃粽不剥粽叶,吃肉不吐骨头!
- 185、恰在这个时候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不识时务,派兵攻打南奥塞梯。
- 186、只要在我国存在文盲现象,那就很难谈得上政治教育……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能有政治,不识字只能有流言蜚语、传闻偏见,而没有政治。
- 187、哎哟!表哥大叫一声原来是一只有眼不识泰山的调皮大虾夹住了他的手。
- 188、回到山下,我们回头看庐山,它已被笼罩在云雾里了,妈妈又教我一首苏东坡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让我至今回味无穷。
- 189、他是一个目不识丁的粗人。
- 190、没上过学的人通常是目不识丁的。
- 191、领导决定让小李下基层锻炼,可他硬说是排挤他,真是不识抬举!
- 19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 19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 194、现在都什么时代了,他还如此大男人主义,真不识时务!
- 195、这个产品看起来并不显得光彩夺目,但功能却是相当的齐全,真是有点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味道。
- 196、不识心中无价宝,犹似盲驴信脚行。
- 197、加缪的母亲沉默寡言、目不识丁,她和家人共同抚养两个儿子,住在阿尔及利亚的一套小公寓里,没有厕所也没有自来水。
- 198、自古无不效之方,而世医不识之病。
- 199、这个“秀才”只字不识,却专会附庸风雅。
- 200、他说:你真是有眼不识泰山,这是中华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