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造句大全-造句列表
您的足迹:

造句大全搜索

阿昌族造句 首页

知之小工具造句栏目为您提供2025年的阿昌族的造句相关内容,本栏目原创编辑和精选收集了28条阿昌族的造句一二年级例句供您参考,同时也为您推荐了阿昌族的解释、近反义词和组词。
  • 1、3年、1954年,又先后在潞西县江东区高粳田乡,梁河县遮岛区的丙介乡和关璋乡建立了三个阿昌族民族乡。
  • 2、阿昌族则是双方各点一支蜡烛,以燃烧时间的长短来决定双方的是非。
  • 3、阿昌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他们传承着千年的文化,代代相传的美好传统令人动容。
  • 4、阿昌族的舞蹈艺术独具特色,舞姿翩翩起舞之间展现出他们的热情和活力。
  • 5、阿昌族的丰富民俗文化,如婚礼、葬礼等仪式,都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仪式形式。
  • 6、阿昌族人民勤劳智慧,他们善于农耕和手工艺,用心制作的手工艺品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
  • 7、阿昌族的传统音乐让人陶醉其中,悠扬的琴声和激昂的鼓声传递着他们的心声和情感。
  • 8、阿昌族人民敬畏自然,他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着祖先留下的绿水青山。
  • 9、阿昌族的服饰色彩斑斓,绚丽多彩,展现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美好的态度。
  • 10、阿昌族的民歌歌词流淌着浓郁的土地气息和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 11、阿昌族的传统医药智慧传承千年,他们善于利用大自然的资源,保护和治疗人体健康。
  • 12、阿昌族的古老寺庙是他们虔诚信仰的信仰场所,也是文化传承和历史见证的重要载体。
  • 13、阿昌族的民间故事深入人心,寓意深远,通过故事传递着智慧和价值观念。
  • 14、阿昌族的银饰是他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精致的设计和华丽的纹饰展现了他们的高雅品味。
  • 15、阿昌族人民善于团结合作,他们秉持着团结友爱的精神共同奋斗,开创美好的未来。
  • 16、阿昌族人民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他们用行动践行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 17、阿昌族的节日庆典热闹非凡,人们载歌载舞,在欢乐的氛围中传承着民族的文化和传统。
  • 18、阿昌族的建筑风格独特而精美,排列有序的土木结构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智慧和追求。
  • 19、阿昌族的神话传说充满了想象力和神秘感,通过故事揭示了世界起源和人类生活的奥秘。
  • 20、阿昌族的篇章书写了他们的辛勤劳动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文字记录了人民的智慧和文化。
  • 21、阿昌族的美食丰富多样,口味独特,能够满足不同人群对美食的追求和热爱。
  • 22、在传统阿昌族社会,性与伦理道德和不洁的观念联系在一起,性行为成为羞耻或丑恶的事情。
  • 23、如汉族的盘古神话,阿昌族的神话《遮帕麻与遮米麻》,彝族神话《创造万物的巨人尼支呷金》等。
  • 24、阿昌族男子顶髻戴竹鍪,以毛熊缘之,上以猪牙雉尾为顶饰,衣无领袖。
  • 25、因受到社会变迁与文化传递等因素影响,户撒刀及其锻制技艺的传承日渐式微,基于“文化自觉”角度,阿昌族要采取若干举措予以保护。
  • 26、民国时期,云南军阀在陇川、梁河等地建设治局,推行保甲制,但封建土司制度延至建国前夕,统治阿昌族达500余年之久。
  • 27、乾隆年间,南甸土司辖区的阿昌族,除了向傣族封建领主交纳贡税外,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民沦为附近汉、傣地主的佃户。
  • 28、我国的阿昌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梁河等县,此外,也有少数分布在盈江、潞西、瑞丽及保山地区的龙陵和腾冲两县。

阿昌族的拼音和解释

阿昌族 āchāngzú

居住在云南省西南部陇川、梁河和临近的潞西、龙陵等县的一个少数民族
阿昌族 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人口较少的7个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待定,有梁河方言和户撒方言两种方言,兼通汉语、傣语等其他民族的语言或方言,无本民族文字,使用汉字。 阿昌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梁河县囊宋阿昌族乡、九保阿昌族乡,其余分布于潞西、盈江、腾冲、龙陵、云龙等县。此外,在邻国缅甸也有部分阿昌族分布。 阿昌族制造的铁器极负盛名,以“户撒刀”著称于世。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阿昌族总人口数为39555人。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