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造句大全-造句列表
您的足迹:

造句大全搜索

韩愈造句 首页

知之小工具造句栏目为您提供2024年的韩愈的造句相关内容,本栏目原创编辑和精选收集了86条韩愈的造句一二年级例句供您参考,同时也为您推荐了韩愈的解释、近反义词和组词。
  • 51、好好的一个绝世才子,岂能因那些妒贤嫉能的小人,几句妒忌之语而埋没呢!在茶过三巡后,韩愈向李贺说起这次为他争取科举的经过。
  • 52、那韩愈正在坛上,一秉虔诚,求天叩地,希冀早降甘霖。
  • 53、韩愈看后,立即有了主题,他没有用骈体,而是用古文体挥笔而就,写得很顺利,但主考官看了以后,却把试卷放在一边。
  • 54、唐代文学家元结、刘禹锡、韩愈,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南宋宰相张俊、学者张拭,明朝诗人游朴,清朝学者徐琪等人都曾在此勒碑记事,摩崖题字。
  • 55、五月万枝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唐韩愈
  • 56、例如广为人知的李白与杜甫,韩愈与柳宗元,白居易与元稹等人之间的友谊故事,长久地在人民中间传为佳话。
  • 57、尽管如此,韩愈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
  • 58、张籍自从永贞元年调补为太常寺太祝后一直居长安,韩愈元和元年分司东都后于元和六年回到长安,任尚书职方员外郎。
  • 59、大文豪韩愈受人请托,常常替人写隐恶扬善的墓志铭,这类文章写起来虽然乏味,但也有好处,“润笔费”。
  • 60、韩愈说,“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这句话很值得所有的机会主义者们深思。
  • 61、韩愈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被世人誉为“百代文宗”。
  • 62、学习古人是韩愈和布瓦洛文学文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 63、宋神宗时期,又将荀况、扬雄、韩愈等三位在儒学史上有杰出贡献的学者列入从祀名单。
  • 64、唐代思想解放,诸子学说重兴,沉寂多年的墨学亦受到重视,唐中期韩愈、柳宗元等都对墨学做过研究。
  • 65、在诗的品位上,一个人要能兼顾白居易与李贺,韩愈与李白,才算是通达而平衡。余光中
  • 66、期间需途经韩愈曾畏险大哭而退的苍龙岭。
  • 67、白居易的诗以老妪能解惟其特色,和主张用字的韩愈有很大的差別。
  • 68、宗闵、僧孺相与商量,缘此书成于韩愈,今史官李汉、蒋系皆愈之子婿,若遣参撰,或致私嫌。
  • 69、孙过庭《书谱》“达其情性,形其哀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可喜可愕,一寓于书”等抒情主义理论都明确地表明了书法的抒情性。知之小工具
  • 70、韩愈也说过“诗穷而后工”,在文学史上留名的人,似乎都遭遇过漫长的人生悲剧。
  • 71、牛溲马勃典出唐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 72、潮州市韩愈教育发展基金会首批接受捐款芳名录。
  • 73、韩愈《杂说》有云“龙吁气成云”,刘禹锡《陋室铭》有“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之句,足见古人心眼里,龙是非同小可的偶像。
  • 74、没意见没意见,这个名字好啊!美好秀丽谓之‘秀’,韩愈都说过,‘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
  • 75、就这样,丁逸有事没事就去找杨教授问一些学习上的问题,韩愈说得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没有哪个老师会不喜欢勤学好问的学生的。
  • 76、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出自:唐·韩愈《原道》想要在道德人品上进行修炼的人,首先要纯正自己的思想。而要纯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韩愈
  • 77、王涯与当时著名诗人韩愈、刘禹锡等多有诗歌往来赠答.
  • 78、韩愈一面骂佛以扬名后世,一面在骂佛前后,偷偷拜会佛教高僧,虚心求教;踵其武而后至的儒学大家,纷纷群起而效之。
  • 79、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出自:唐·韩愈《原道》正心、诚意:使心思纯正,意念真诚。将:打算。有为:有所作为。想有所作为,必须真心诚意。韩愈
  • 80、中唐诗文大家韩愈,在宋代诗话批评中受到广泛的关注,人们结合历史时期诗学趣尚对其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论评。
  • 81、李贺很为韩愈在文中的仗义执言动容,但也不由叹道:“韩公之耿直,文中可见一斑。
  • 82、韩愈称赞他“性宽仁有断,……寝疾践祚,……而能传政元良,克昌运祚”,并用一个“贤”概括了其短暂而伟大的执政生涯。
  • 83、用韩愈“芳意饶呈瑞,寒光助照人”的名句来形容杨扬最适合不过了。
  • 84、唐代的韩愈在游览完韶石山后就曾写下“曲江山水闻来久”的诗句。
  • 85、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西人皇甫shP,字持正,跟随韩愈学习古文,为文奇僻险奥,性情也狂傲暴躁。
  • 86、中国传统强调经师人师合一,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都远远超出知识的传递功能。

韩愈的拼音和解释

韩愈 hányù

(768—824)唐代文学家,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贞元年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在文学上反对骈偶文风,提倡散体。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优良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和创新,是古文运动倡导者之一。在思想上维护儒家的传统思想,调强尧舜至孔孟的一脉相传的道统
韩愈 (唐朝文学家)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概述内图片来源:南熏殿旧藏《唐名臣像册》)
[查看详情]

韩愈的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