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造句大全-造句列表
您的足迹:

造句大全搜索

洪应明造句 首页

知之小工具造句栏目为您提供2025年的洪应明的造句相关内容,本栏目原创编辑和精选收集了97条洪应明的造句一二年级例句供您参考,同时也为您推荐了洪应明的解释、近反义词和组词。
  • 51、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 52、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
  • 53、无事便思有闲杂念想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点,到得从多入少、从有入无处,才是学问的真消息。
  • 54、争先的路径窄,退后一步自宽平一步。浓艳的滋味短,清淡一分自悠长一分。
  • 55、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 56、居家有二语,曰:惟怒则平情,惟俭则足用。
  • 57、士君子之涉世,於人不可轻为喜怒,喜怒轻,则心腹肝胆皆为人所窥;於物不可重为爱憎,爱憎重,则意气精神悉为物所制。
  • 58、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
  • 59、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 60、完得心上之本来,方可言了心;尽得世间之常道,才堪论出世。
  • 61、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不难有恩,而难有礼。
  • 62、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名言佳句,以和气薰蒸之。
  • 63、心事青天日白,才华玉蕴珠藏。
  • 64、富贵多炎凉,骨肉多妨忌,炎凉之态,富贵更甚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此处若不当以冷肠,御以平气,鲜不日坐烦恼障中矣。
  • 65、热闹中著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冷落处存一热心,便得许多真趣味。
  • 66、唐虞捐逊三杯酒,汤武征伐一局棋。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沤。还有啥事好烦忧!
  • 67、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
  • 68、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 69、塞得物欲之路,才堪辟道义之门;驰得尘俗之肩,方可挑圣贤之担。
  • 70、迷则乐境成苦海,如水凝为冰;悟则苦海为乐境,犹冰涣作水。可见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只在一转念闻耳。
  • 71、心体澄澈,常在明镜止水之中,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意气和平,常在丽日光风之内,则天下自无可恶之人。
  • 72、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自悟之了了;意兴从外境而得者,有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之休休。
  • 73、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
  • 74、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以借镜调心。
  • 75、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
  • 76、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
  • 77、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知之小工具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
  • 78、情之同处即为性,舍情则性不可见,欲之公处即为理,舍欲则理不可明。故君子不能灭情,惟事平情而已;不能绝欲,惟期寡欲而已。
  • 79、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
  • 80、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
  • 81、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
  • 82、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
  • 83、从五更枕席上参勘心体,气未动,情未萌,才见本来面目;向三时饮食中谙练世味,浓不欣,淡不厌,方为切实工夫。
  • 84、我果为洪炉大冶,何患顽金钝铁之不可陶熔。我果为巨海长江,何患横流污渎之不能容纳。
  • 85、人之有生也,如太仓之粒,如灼目之电光,如悬崖之朽木,如逝海之微波。知此者如何不悲?如何不乐?
  • 86、一场闲富贵,狠狠争来,虽得还是失;百岁好光阴,忙忙过了,纵寿亦为夭。
  • 87、得意处论地谈天,俱是水底捞月;拂意时吞冰啮雪,才为火内栽莲。
  • 88、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焰冰竞;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
  • 89、屋漏更遭连夜雨,行船又撞打头风。
  • 90、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地着脚,若少慕声闻,便成伪果;讲道修德,念念要从虚处立基,若稍计功效,便落尘情。
  • 91、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
  • 92、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 93、势力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而不用者为尤高。
  • 94、白日欺人,难逃清夜之鬼报;红颜失志,空贻皓首之悲伤。
  • 95、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
  • 96、闻恶不可就恶,恐为谗夫泄怒;闻善不可即亲,恐引奸人进身。
  • 97、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能暗长;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势必潜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