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造句大全-造句列表
您的足迹:

造句大全搜索

康有为造句 首页

知之小工具造句栏目为您提供2025年的康有为的造句相关内容,本栏目原创编辑和精选收集了16条康有为的造句一二年级例句供您参考,同时也为您推荐了康有为的解释、近反义词和组词。
  • 1、国家以官而任事,则当因事而立官。
  • 2、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风俗丕丕。
  • 3、开创则更定百度。尽涤旧习而气象维新;守成则安静无为,故纵脞废萎而百事隳坏。
  • 4、才智之民多则国强,才智之士少则。
  • 5、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
  • 6、万紫千红总是春,开天入地不犹人,曲径危桥都历遍,出来依旧一吟声。
  • 7、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
  • 8、市可知治乱,商可见盛衰,商之本在农名言佳句,商之用在工。
  • 9、取日新以图自强,去因循以厉天下。
  • 10、热力愈大,涨力愈大;吸力愈大,生物愈荣。
  • 11、圣人之为治法也,随时而变义,时移而法亦移。
  • 12、国尚农则守旧日愚,国尚工则日新日智。
  • 13、人生而有欲,天之兴哉。
  • 14、虚骄自大者败之媒,卑飞使用翼者击之渐。
  • 15、国尚农则守旧日愚,国尚工则新日智。
  • 16、太平之世无所尚,所最尚者工而已;太平之世无所尊,所尊贵者工之创新器而已。

康有为的拼音和解释

康有为 kāngyǒuwéi

(1858.3.19—1927.3.21)中国近代思想家、戊戌变法运动的领袖、学者。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广东南海人。早年接触西方文化。开始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失败,他联合各省赴京会试的1300余举人上书,要求光绪帝拒和迁都,变法图强。后在京组织强学会,编印《中外纪闻》,创办《强学报》,宣传变法。1898年4月成立保国会。他屡向光绪帝上奏折,企图在不
康有为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光绪十四年(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光绪十七年(1891年)后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开始进行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辛亥革命后,作为保皇党领袖,他反对共和制,一直谋划溥仪复位。民国六年(1917年),康有为和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康有为晚年始终宣称忠于清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后,他曾亲往天津,到溥仪居住的静园觐见探望。民国十六年(1927年)病死于青岛。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在倡导维新运动时,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但后来,他与袁世凯成为复辟运动的精神领袖。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