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造句大全-造句列表
您的足迹:

造句大全搜索

孔子造句 首页

知之小工具造句栏目为您提供2025年的孔子的造句相关内容,本栏目原创编辑和精选收集了186条孔子的造句一二年级例句供您参考,同时也为您推荐了孔子的解释、近反义词和组词。
  • 101、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 102、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 10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 104、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 105、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 106、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 10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108、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 109、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110、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 111、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 112、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 113、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 11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 115、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 116、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 117、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
  • 118、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 119、虚则欹,中则正,满则震。
  • 120、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 121、知之小工具尽量原创和收集高质量句子,使您在造句的同时,还能学到有用的知识.
  • 12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123、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 124、子曰:“直哉史鱼则!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 125、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 12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 127、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12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 129、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 130、内省不疚,未何忧何惧!
  • 131、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 132、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 133、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 13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135、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 13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137、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 138、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 13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140、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 141、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亲也。
  • 142、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 143、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 144、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
  • 145、知之小工具是一部在线造句词典,其宗旨是让大家更快地造出更优秀的句子.
  • 146、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 147、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 14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149、君子博学与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 150、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孔子的拼音和解释

孔子 kǒngzǐ

(公元前551—前479)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幼年生活贫困。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子。50岁时任鲁国司寇,摄行相事。后同学生周游列国,终不见用。晚年致力教育事业,传弟子有3000人,著名者72人。政治上主张“正名”,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名实相副,以巩固等级名
孔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