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造句大全-造句列表
您的足迹:

造句大全搜索

朱熹造句 首页

知之小工具造句栏目为您提供2025年的朱熹的造句相关内容,本栏目原创编辑和精选收集了90条朱熹的造句一二年级例句供您参考,同时也为您推荐了朱熹的解释、近反义词和组词。
  • 51、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 52、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呜呼老矣,是谁之愆?
  • 53、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
  • 54、当务之急,不求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
  • 55、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
  • 56、忧在内者本也,忧在外者开也。
  • 57、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 58、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 59、涵养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
  • 60、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 61、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 62、自古圣人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信。
  • 63、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 64、仁者,以天下为已责也。
  • 65、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
  • 66、一啜夜窗寒,跏趺谢衾枕。
  • 67、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
  • 68、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 69、须知三绝韦编者,不是寻行数墨人。
  • 70、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
  • 71、年份:南宋光宗绍熙年间,一代大儒将儒家经典礼记中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汇集一起刊刻,合称四书。再加上先秦的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
  • 72、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 7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 74、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
  • 7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76、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 77、志大量小无勋业可为。
  • 7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79、狂热存在于你忘却的目标时的加倍。
  • 80、真正的中庸是在追求”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就是要淡泊名利,客服浮躁心理,耐得住寂寞。“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说的是做到至诚,那么就可以做到见微知著,可前知祸福。
  • 81、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出自:宋·《四书集注·孟子集注》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
  • 8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83、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 84、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 85、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 86、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 87、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小人自。
  • 88、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89、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众短弃一长。
  • 90、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

朱熹的拼音和解释

朱熹 zhūxī

(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颢、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学派。认为理气相依而不能相离,但“理在先,气在后”。主张启发式教育方法,反对死记硬背。对经学、史学、文学以及自然科学也有研究与贡献。著作有《四书集注》、《朱子语类》、《朱文公文集》等。
朱熹 (南宋理学家)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查看详情]